环球书画艺术联谊网
国际金牌艺术家杨彬——艺术终身成就奖
2025-06-09 16:57 作者:晶晶  浏览:次 
】 【繁体

国际金牌艺术家发稿.jpg


艺术简介.jpg


杨彬,1961年生,笔名:林杉,网名:紫气东来。全国古艺阁书画院副院长,黑龙江省浩源博物馆馆员,佳木斯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,同江市老科协协会,文化信息中心副主任,同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,同江市德兴祥书画院副院长,同江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铜版画代表性传承人,中国雕刻艺术大师,中国优秀艺术家,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《中华炎黄书画艺术研究院》研究员(院士)副院长,终身签约雕刻艺术家。同时是家族第四代传承人,太爷杨刻公在山东掖县朱桥镇,创办杨家酱园子,爷爷杨源德,父亲杨世仁,小时候跟随父亲在家里制作酱油和米醋、香油,所有的工具都是父亲制作,大到马车、醋槽子、木桶,小到木铣、木棰、木叉、木耙、曲挂、曲合,最难制作的是香油工具铜葫芦,是用一块正方形的铜板画成一个圆,剪接下来经过几万锤的敲砸, 成半球形和另一个半球型,合在一起用铜铆钉,组合成一个圆球,用它把炒好的芝麻,放在油锅里,用铜葫芦反复敲打粘压后,香油和渣子分离,上面漂浮的是纯香油,下面沉淀的是芝麻酱,加热等工序,就变成了香味可口的香油了,当铜葫芦用过几年后,表面光亮不实用,必须做成粗燥面即可,父亲就用铁锤,钢冲子,钢挫,把铜葫芦表面雕刻成鱼鳞图案,时隔几年雕刻一次,父亲练就了在金属上雕刻图案文字技艺,从此在醋桶用具上雕刻文字,外加车、马、牛、羊、花、鸟、鱼等精美图案,每当父亲工作时,叫我动手操作,日复一日的练就了技艺,和父亲一同雕刻,制作商标在木板上雕刻杨家醋牌匾和印章,杨家酱园子,还有大展宏图等牌匾,为了传承图文艺术,加深提高制作铜版画、烙画、根雕、鱼皮画、树皮画、书法等。少年记忆读小学时,放学后上父亲单位工作室,有报纸和书刊,看到精美的文字和图片,就悄悄地剪下来夹在书本上,从那以后就有了收藏的爱好。

同时受堂兄杨增杰中华上海书法研究会理事,现为黑龙江省浩源博物馆馆员,黑龙江群众艺术委员会会员,黑龙江北天书画院会员,哈尔滨市书法家协会会员,哈尔滨市界画研究会秘书长,哈尔滨市呼兰区作家协会会员,萧红研究会会员,萧乡文学社会员,在杨增杰堂兄的启蒙下,杨彬成为2017年黑龙江省美协同江市分会会员,同江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铜版画,代表性传人鱼皮画,盛世雄风在辽宁沈阳市,皇寺庙会,和古玩城展出此作品,受国 家一级美术师角振通院长高度赞誉,曾在辽宁日报、沈阳华晨报等十一家网站传媒播报。2018年参加第15届海峡两岸书画名家展获优秀奖;2019年中国神树画家写生基地采风,授予神树之鹰称号;2019年同江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;2021年中俄边境文化季第二批非遗节,赫哲族非遗展中烙画获优秀奖;2023年7月被授予“中国优秀艺术家”荣誉称号;2025年2月被评为优秀艺术工作者。

在从事艺术创作的道路上,自幼深受父亲言传身教,以及不断进取,在绘画书法等艺术领域,发挥学而用長与时俱进。弹指一挥间,50余载的艺术创作之路,形成了独特艺术风范。题材展现祖国大好风光,弘扬中华民族复兴等典故,在业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优秀作品,多次获得县市级奖项,和举办个人作品专题展览,在多元化的艺术风格中,尤其擅长铜版画、融诗、书画、雕刻、镂空、打磨抛光等众多工艺元素为一体,它们相通融汇,变化万千无穷无尽。

朽木可雕

吾生疯狂木艺根痴人

姓名:杨彬,笔名:林杉,网名:紫气东来。用半生的时间,把无人问津的朽木,变成了活灵活现的艺术品。

朽木可雕,把一堆朽木变成了栩栩如生的艺术。

收集浮木半生,累计超过50吨,然后把它们变成了活灵活现的艺术摆件。

生于黑龙江省同江市拉哈苏苏,松花江下游,因为名字的原因,杨彬两个字的名就占了三个木,所以说从小便对木头有一种,莫名其妙的无比亲切和爱戴。年少就喜欢艺术,只身家乡,松花江江边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从小就生活在松花江上,每年夏季,每天都在松花江边游泳,和小伙伴们戏水,每年开江时,看到江上漂流木,捞起拿回家烧火取暖,看到千奇百怪的漂流木,更是浓烈到,抹不去的对小时候的思念之情。

熬不住时,经常一个人到松花江边,对着湛蓝的江面,一呆就是一天时间,看着岸边飘来的朽木,自己产生了深深的共鸣。

这些朽木像极了自己,他们无依无靠,被无情的风浪裹夹到这里,没有人能帮助它们,它们只能静候腐朽,少年时越想越悲观,自己来到松花江边,看到江水东流,滚滚奔腾,自己还有个奔头,而它们却只能在若干年后化作泥土,于是不顾父母的反对,和他人的嘲笑和讽刺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,把这些难以雕琢的浮木通通带回家里。从那以后,天长日久,就经常一个人来到松花江边收集漂浮木,家里的院子和仓库堆积满满,再也装不下那些烂木头,扔掉十几年的心血,付之一炬,不扔它们又确实太占空间,面对这些奇形怪状,漏洞百出的朽木,我也陷入了深深的忧愁,但转念一想,又恍然大悟,这些以自然之力,松花江上塑造的朽木,千奇百怪,奇形怪状,独一无二,不正是它们独有的特色吗?普通整齐的木料,即使想做到,做到这个程度也绝不可能,瞬间大彻大悟的我,此时木工活,经历十几年的历练,早已相当纯熟,盯着眼前这堆堆积如山的朽木,决定挑战自己的能力。我首先选择雕刻花瓶和小动物,因为万物有灵,而动物和自然,让我有一种美妙的亲和力,我首先研究每一块朽木独有的特点,然后做设计图纸,搭建金属骨架,最后再根据每块木头的特色进行填充,说起来似乎非常容易,但要知道这样一件美妙绝伦的艺术品,需要耗费几个月。有时需要找一块合适的木片,要在仓库里木堆上呆上几天。你永远不知道成千上万块木料,却找不到合适的一块儿是一种怎样的孤独感,也因此刚开始的作品都以小型动物为主,每当我用这些浮木进行创作,我的心都如湖水般宁静那里只有我的浮木和工具,再继续磨砺几十年后,雕塑出一个两米五长的龙,已经出世,震撼世人,赠在同江市非遗馆和中俄文化季展出,这些曾经无人问津的浮木,烧柴无人要的朽木,精心点缀雕琢,身价倍增百倍。我们经常说朽木不可雕也,但我却用半辈的时间,告诉我们,这世上没有最差的木料,只有用不用心的匠人,木易乃我一生的情人。


2d716a61ba04afbb655757af1ac8581.jpg


c9f800ac4788472f3ed56126b7f718f.jpg


ebf31106d928fd0aa86070c5939a6e2.jpg


艺术简介.jpg


b24431907c715b4317b7616e6d288dc.jpg


343368d66d7a57f1780ab8dbaea6207.jpg



6fc5ee564cf8511ec683b7061bd1ff4.jpg


52be722082745bdf35e5ad488ebd9cc.jpg


60662d0526606e0e1646dbde9a3e8bf.jpg


a7369edf9413d2ffd36df04d47ef367.jpg


5a6a25befb8808f404bf6fac4b66725.jpg


0bfab7da81559be797ef658916371d9.jpg


ee0a0bccb3668d4bb6f580ddff21838.jpg






1212


】 【打印繁体】 【返回顶部
上一篇:国际金牌艺术家宁祥钦——艺术终身成就奖 下一篇:国际金牌艺术家傅少卿——艺术终身成就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