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供最准确的书画资讯

2017年书法比赛宣德炉鉴赏须关注“精、巧、雅”

2017-08-02 09:14栏目:绘画

原标题:收藏要注意越来越“精巧”的仿品 宣德炉鉴赏须关注“精、巧、雅”

2017年书法比赛宣德炉鉴赏须关注“精、巧、雅”

■“琴书侣”铜桥耳炉(雅昌供图)

2017年书法比赛宣德炉鉴赏须关注“精、巧、雅”

■大鬲炉,“玉堂清玩”款,明末清初,为王世襄旧藏。北京保利2016年春拍拍品,成交价人民币943万元

2017年书法比赛宣德炉鉴赏须关注“精、巧、雅”

2017年书法比赛宣德炉鉴赏须关注“精、巧、雅”

■冲天耳三足炉,“大明宣德年制”款,为王世襄旧藏。北京匡时2010年秋拍拍品,成交价人民币313.6万元

2017年书法比赛宣德炉鉴赏须关注“精、巧、雅”

2017年书法比赛宣德炉鉴赏须关注“精、巧、雅”

■铜云龙纹簋式炉,“大明宣德年制”六字楷书铸款,香港佳士得2016年春拍拍品,成交价为424万港元

“古人制具尚用,不惜所费,故制作极备”,这是明末文人文震亨在《长物志》中对古时文房器具做出的评价。古时文房多宝器,上至钟、 鼎、刀、剑,下至笔、墨、纸、砚,“皆以精良为乐”,丝毫含糊不得。古时又有言流传:“文房百器,炉为首器。”说的正是这案头燃香的香炉,而香炉之中,又以宣德炉列为首位,所谓“文房诸器,宣炉为首”。可见,宣德炉在文房器物中的重要地位。

著名宣德炉藏家刘锡荣介绍,本世纪以来,拍卖市场中的宣德炉用高关注度和高成交价,验证“文房首器”的重要地位。台湾著名藏家陈启正则认为,细探宣炉的历史成因,它之所以能成为玩家追捧的庋藏对象,无疑背后仍有其一定的文化背景作为价值评判的基础。而对于宣德炉的鉴赏辨伪,在收藏界也有诸多讲究。

历代皇家到文人雅士均尊之案首

陈启正回忆,约莫1995年左右,正当台北古董圈吹起一股以宣德铜炉(以下简称宣炉)为赏玩对象的风潮时,多数古玩藏家对宣炉的市场价值与文化意涵,似乎仍一知半解;如今20余年晃悠过去,就在大家猛然意识到拍卖市场的宣炉价格飞涨之际,毋庸讳言,多数藏家对宣炉的天价行情已是望尘莫及。细探宣炉的历史成因,它之所以能成为玩家追捧的庋藏对象,无疑背后仍有其一定的文化背景作为价值评判的基础。

陈启正认为,话说宣炉历来惯以宣德的帝王年号作为器物名称,想必和明代的宣德皇帝难脱关系?

翻查宣德时期礼部尚书吕震等奉敕编撰的《宣德鼎彝谱》不难发现:宣德三年(1428),宣宗见暹罗(今泰国)国王刺迦满霭进贡的数万斤“风磨铜”精美非凡,因而联想起郊坛、太庙以及内廷的鼎彝陈设,式范鄙陋,殊乖古制,于是谕示礼部与工部参酌机宜,研拟如何有效利用该批难得的风磨铜,积极探索堪用鼎彝的鼓铸办法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今人称宣德彝器为“宣德铜炉”,乃至简称“宣德炉”或“宣炉”,几乎都只着眼于“炉”的单一意象。但宣炉鼓铸之初,除了“炉”的实用价值,其实还包含了传承商周鼎彝古雅形象,甚至是摹拟瑞兽、鸟禽等写实造型的祥瑞寓意等多元考虑。例如《宣德彝器图谱》所绘列的定时香蒃金几炉、仿古周乙毛鼎、仿古商象形鼎、衔香金鹤炉、大甪端金炉等炉式,基本上与“炉”的直观意象相去甚远,这大概也是当初图谱的命名,不谓“宣德铜炉图谱”,而称《宣德彝器图谱》的原因。

私铸铜炉可与宣炉媲美,底款改署“琴书侣”

宣德铜炉因兼具铜质精粹、皮色妍巧以及造型古雅的诸多特色,自被成功创铸以来,一直到现代为止,摹制伪仿的“复刻”宣炉似乎从来就没有间断过。晚明项子京在《宣炉博论》曾提及:“宣庙官铸鼎彝,及今所存,真者十一;赝者十九,在当时原属珍贵,与南金、和璧同价。”而晚至民国时期的赵汝珍也在《古玩指南》如是说:“伪制宣炉者从来即甚多,不自今日始,惟以今日为甚耳。凡市上所列者,不论优劣,几全为伪制,伪制者之多可以想见矣。”

赵汝珍认为,宣炉的仿制时间其实早在宣德铜炉完成之际就已开始,理由是当时参与宣炉鼓铸工作的工部官员吴邦佐,值宣炉停铸不久,随即招募相关人员,自行展开铜炉的冶铸工作。吴邦佐所私铸的铜炉或可与宣炉媲美,只是底款未敢妄置官款,而是改署“琴书侣”或直书其名。如果明宣宗是官铸宣炉的开路先锋,那么吴邦佐无疑就是民铸“宣炉”的始作俑者。吴氏径开民铸“宣炉”风气之先,与他同时的铸炉者尚有高氏与且闲主人之流,据传他们铸炉同样能臻精美,只是质量终究难与吴邦佐相提并论。

长期以来,人们对宣德炉的认识一直是真假难辨,不识其庐山真面目,若从下列几个方面去分析对比,仍会发现仿品的种种破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