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供最准确的书画资讯

董其昌的艺术鉴藏生涯从借观藏品到收藏巨擘

2017-06-27 22:08栏目:学者

原标题:董其昌的艺术鉴藏生涯(下)

明 董其昌(跋) 千里江山图(局部)

  董其昌一生注重鉴藏,他题黄公望《天池石壁图》曰:“画家初以古人为师,2017年美术展览,后以造物为师。”他甄别寓目的古代作品,进行风格分类,逐步形成了“南北宗论”等书画理论,并指导了自己的书画创作。围绕这些藏品,董其昌展开了一系列的鉴赏活动,并留下了书画题跋。

  董其昌在《龙宿郊民图》的题跋里谈到自己学画的经历,自从模仿黄公望的风格之后,他又在北京借画临仿,但多是宋人真迹,特别是马远、夏圭、李唐的作品。这恰恰是他归之为“北宗”的几位画家。后来他得知元四家俱学董源,便开始搜访董源之作,得到了沈周曾藏的《溪山行旅图》。但此画仅仅是董源水墨画,记载中董源学习李思训的设色画却仍未见过。这次得到的《龙宿郊民图》是小青绿设色,其内容与皴法与之前董氏所得《潇湘图》相似。因此董其昌断言此作是董源的设色作品,并为之“满志”。题跋又说自己见到其他董源作品,而李成、燕文贵的却没有,可知董氏已经将过去所藏李成画全部否决。他拥有最多的还是黄公望的作品,除了买下所有顾正谊藏黄公望画,还从沈氏家收了20幅,“自此观止矣”。

  跋中所说“今入长安,又见一卷一帧”,“一卷”指的便是在北京见到董源《夏景山口待渡图》。据董源《夏山图》后董其昌题跋“壬戌余再入春明,于东昌朱阁学所见《夏口待渡图》”可知,他首次见到此图是天启二年(1622年)奉诏赴京时。四年(1624年)春,他又在朱氏处观赏此画。然至仲夏,此画却到了吴廷手中,董其昌和王时敏得以在吴廷北京的寓所再次品赏。这次董其昌题写了引首,跋文只是简单讲述了此画的递藏,中国书画赛事网,并将其指为《宣和画谱》所载《夏景山口待渡图》。藏者“东昌朱阁学”是内阁大学士朱延禧。

明 董其昌(跋) 雪江归棹图(局部)

  董其昌对董源画的探索没有因“稍称满志”而停止下来。崇祯五年(1632年)他以78岁高龄起故官抵京参与编修《明熹宗实录》。又为他提供了邂逅董源之作的机会,他遇见了《夏山图》并题跋。次年,他买下《夏山图》,并于乙亥、丙子两年在卷后两次长跋。《夏山图》是董其昌托万邦孚搜寻到的,他通过万氏还得到了董源的《秋江行旅图》,以及巨然风格的小幅画。

  董其昌在《夏山图》后丙子跋文中仔细描述了董源《秋江行旅图》。这是一幅巨轴,有行人舟船,但皴法变幻莫测,董其昌认为不是李成和范宽所能达到的,真可够得上神品。但是董其昌后来很少提到此画,他论画时所用更多的是《秋山行旅图》,虽然画名相似,但究竟是否同一作品却不敢定论。陆时化《吴越所见书画录》卷五记载了一卷董其昌书法《论画卷》,其内容论画,间有论书,均选入《画禅室随笔》卷一、二,文字稍有出入,其中一条记载董北苑《秋山行旅图》。此卷作于万历四十一年(1613年),若为真迹,则董氏先此便已得《秋山行旅图》,而《秋江行旅图》则要晚至崇祯六年(1633年)才获得。

明 董其昌(跋) 溪山秋霁图(局部)

  至此,董其昌已经收藏了不少董源画,最著名的有五幅,即《溪山行旅图》、《潇湘图》、《龙宿郊民图》、《夏山图》、《秋江行旅图》。但董氏记载的董源画还有《商人图》、《秋山行旅图》、《蜀江图》、《征商图》、《云山图》、《溪山图》 。还有不知名者两幅,一从白下徐国公所购,一从郑金吾所购。还有现藏日本黑川古文化研究所的《寒林重汀图》,有董其昌题“魏府收藏董元画天下第一”,但是无法在文献中对应这幅画。另外《容台别集》卷一有《题董源画卷》,根据董氏题跋,此作应称为《山居图》卷,2017年书画展览,藏于御史大夫张氏。风格与朱氏所藏《夏景山口待渡图》比较接近,这也是董其昌鉴定《山居图》的主要依据,所见到的时间应该也至少是在天启二年(1622年)之后。

  董其昌对“南宗画”的其他重要人物也有藏品。比如传为巨然的《雪图》、《萧翼赚兰亭图》、《层岩丛树图》、《长江万里图》、《秋山图》等。传为李公麟的《孝经图》、《九歌图》、《潇湘卧游图》、《莲社图》等。米友仁的《潇湘白云图》、《海岳庵图》等。至于元四家、明代沈、文的作品更不用细列,只要稍微留意,如今传世的一些著名作品上都有董其昌的题跋。虽然对赵孟頫颇有微词,董其昌也收藏有不少赵孟頫作品,比如《雪图》、《洞庭东山图》、《鹊华秋色图》、《水村图》、《林塘晚棹图》等。甚至还有李唐《江山小景图》,等“北宗”画家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