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供最准确的书画资讯

2017年书法比赛2017春拍:调整期的强心针(2)

2017-07-12 09:35栏目:画展

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、拍卖专家赵榆认为,今年春拍总的形势和2016年类似,还是处于拍卖市场第三个高潮之后的调整期。他介绍,除了过亿元的作品外,重点藏家的作品成交情况都不错,比如广东崇正拍卖推出“九藤书屋藏名家书画”的藏品,已经拍了第四次,每次都是100%成交。这也说明了市场正在趋于成熟,藏家鉴别水平逐渐提高,市场对重要藏家作品有较大的认可度。

中国嘉德中国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总经理李艳锋认为,从今年春拍整体表现来看,经典绘画的成绩较为突出,“这是前几年表现较普通的板块,今年有了显著提升。另外可以看到的是,买家对板块的划分界限正在慢慢淡化,而更关注作品本身,这也说明市场在发展。”此外,李艳锋指出,与传统书画相比,当代艺术的表现较为平淡,原因之一是当代艺术目前尚缺乏客观、公正的共识,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,这也需要时间慢慢调整。

精品频现 市场认知提高

在本次春拍中,黄宾虹的《黄山汤口》堪称热点话题之一。在本场拍卖之前,黄宾虹的作品在市场上并不受热捧。之前的作品中,拍价最高的是他作于1955年的《南高峰小景》,在2014年中国嘉德春拍中以6267.5万元成交,创下当时其个人作品拍卖纪录。

《黄山汤口》绘于1955年,黄宾虹时年92岁,患有严重的眼疾,他凭着记忆勾勒出了《黄山汤口》,这也是其绘画生涯中的绝笔巨制。该作品流传有序,曾是黄宾虹知交陈叔通旧藏。此作曾于2011年5月北京翰海春拍上以 4772.5万元成交,6年的时间,价格增长了623%,翻了7.2倍。

黄宾虹作品进入市场20多年间,价格始终未突破亿元。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其价值一直被低估。经过此次拍卖,不仅意味着黄宾虹作品价值的回归,也体现了市场对艺术家的认可和尊重。赵榆认为,《黄山汤口》的高价成交,可以说是市场对美术史的认识有了提高。“近现代山水画有4位大家,黄宾虹是其中之一。他的大量作品捐给国家,这些作品在博物馆封存,市场无法评定,在民间流传的重要题材大幅作品很少,也是作品价格迟迟没有提升的原因之一。”赵榆表示。

除了《黄山汤口》之外,另一件话题性作品当属罗中立的《春蚕》。出现在中国嘉德“中国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之夜”的《春蚕》是知名油画作品《父亲》的姊妹篇,2017年书法比赛,罗中立曾先后3次绘制《春蚕》,其中创作于1980年和1983年的两幅,于2013年佳士得香港秋拍、2014年北京保利春拍中分别创下了4940万港元、4370万元的佳绩,两次刷新罗中立的拍卖成交纪录。

此件1982年版的《春蚕》由美国私人藏家购藏30余年,并以远低于其他两件的(800万元至1200万元)估价出现在中国嘉德春拍中,在拍卖开始之前便引起了市场和媒体的广泛关注。当晚的拍卖中,此作以720万元起拍,在现场几位藏家和电话委托的争夺中迅速加价至2000万元,最终成交价为4945万元。这件《春蚕》不仅后来居上,成为罗中立3件《春蚕》中的最高价,也再度刷新了罗中立的个人拍卖纪录。

李艳锋表示,《春蚕》的成交,充分说明了具备学术和美术史价值的作品,是硬通货、扛鼎之作,能够对市场有很大的推动力,同时也说明藏家在追求有美术史意义的作品。

“近期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四川美术学院大展,这个学术氛围也给作品做了很好的铺垫,我们很幸运,推迟一个多月拍卖,无意中赶上这样一个展览。”在李艳锋看来,多举办这样的展览,对藏家和市场的培养是很重要的,“我们一直希望能以学术引领市场,类似这样的大型展览和研讨会,能够让藏家看到历史环境下作品的意义,也会让他们知道这件与《父亲》相对应的‘母亲’有多重要。”

李艳锋认为,《春蚕》的成功,是见证中国嘉德多年来以学术引领市场的典型案例,“也足以说明藏家也在学习、在进步,甚至已经走到我们的前面了。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,对于以后我们拍卖的征集也是一个很大的鼓舞。整体来讲,夜场的成交率令人满意,一些相对重要的作品都有很激烈的竞争,这也是对我们的肯定和鼓励。有些流拍的作品,说明我们对市场的把握度还要再改善、研究、调整。”

专场亮眼 中低端作品应重视

2017春拍的几大重点拍品,均诞生于大型拍卖公司的专场拍卖中。如中国嘉德“大观——书画珍品之夜”,一直被视为内地书画拍卖市场的风向标。2011年度春秋两季,“大观——书画珍品之夜”拍卖成交额均超过10亿元,2012年开始进入到深度调整期,直到2015年秋拍,“大观——书画珍品之夜”的单场成交总额在5亿元至6亿元上下浮动。2016年春拍,该专场作品数量较往年增加了20%,单场成交总额突破11.14亿元,2017年春拍则达到历年最高的16.69亿元总成交额。